衡阳的王军(化名)今年59岁,近十年里,病痛在他身上如影随形。泌尿系结石反复发作,两次碎石手术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;疼痛日益加重,苦不堪言。他辗转多家立博体育
,却始终找不到病因,生活被阴霾笼罩。
十年病痛未解内分泌专家精准诊疗揪出“真凶”
在最近一次就医检查中,王军的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异常飙升。在家人的陪伴下,他来到立博体育|实时赛事直播与比分|权威专家分析与体育竞猜平台 内分泌科寻求帮助。内分泌科主任、主任医师邵挥戈接诊后,发现患者情况复杂:有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,超声提示右侧甲状腺后下方有可疑结节;肺部有4a级结节,活检为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;面部还有存在十几年的小肿块。
甲状旁腺、肺部、皮肤等多部位同时病变,绝非偶然。凭借丰富经验,邵挥戈怀疑王军患上了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(MEN1)。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会导致多个内分泌腺体相继或同时发生肿瘤或增生。
为明确诊断,王军进一步完善检查。血液检测发现胃泌素升高,提示可能存在胃泌素瘤;全身PET-CT扫描显示,全身多处骨质破坏、右肺中叶类癌、双侧肾上腺增生,还有需排查的嗜铬细胞瘤和胃泌素瘤,同时确认了甲状旁腺腺瘤和面部血管纤维瘤。此外,王军透露父亲和兄长均因胃部疾病过早离世,存在家族病史。最终,基因检测结果确诊王军患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(MEN1)。这一诊断,不仅解释了他身上多种肿瘤并存的原因,也揭示了家族成员早逝的遗传根源。
治疗多管齐下有效控制患者MEN1病情
面对这一多系统、强遗传性的复杂病例,邵挥戈主任迅速召集了内分泌科的专家团队,为王军量身定制了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治疗中,优先手术切除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瘤,纠正严重高钙血症;鉴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立即对王军的直系亲属启动家系基因调查,阻断致病基因代际传递。王军术后病情稳定出院,因其他内分泌腺体仍有较高肿瘤风险,又为其制定终身随访监测计划。目前,王军病情稳定,内分泌科将持续监控其健康并关注家族成员筛查结果。邵挥戈表示,精准个体化治疗、严格家族筛查及规律终身随访,能有效控制MEN1病情,改善预后,通过优生优育,预防遗传病。
专家揭秘“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”及特征
邵挥戈主任介绍,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(MEN1)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每10万人口中患病人数仅3到20人。其核心特征是患者两个或更多内分泌腺体(如甲状旁腺、胰腺、垂体、肾上腺等)先后或同时发生肿瘤。
王军的病例几乎涵盖MEN1典型“三联征”:超过90%的患者首发症状为甲状旁腺肿瘤,导致高钙血症,引发肾结石、骨质疏松和骨痛等症状,王军的反复泌尿系结石和骨痛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;其次是胰腺或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,如胃泌素瘤可引起胃酸过多、严重消化性溃疡,胰岛素瘤会导致危险低血糖;第三是垂体瘤,可能出现泌乳素瘤引起的异常泌乳、月经紊乱或不孕等症状。此外,肾上腺肿瘤和面部血管纤维瘤在MEN1患者中也相对常见,王军面部的那个小肿块便是面部血管纤维瘤。
别让“MEN1”偷走家族健康早防早治是关键
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(MEN1)的遗传特性不容忽视。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,患者父母、兄弟姐妹和子女(一级亲属)有50%的概率遗传致病基因。而且,疾病外显率随年龄急剧增加,20岁时超过50%,40岁则超过95%。这意味着,一旦确诊一名MEN1患者,对其所有直系亲属进行基因筛查尤为重要,即便他们目前无症状,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,面临发病风险。有家族史人群应进行基因检测,明确自身患病风险。
公众也应提高警惕,留意不明原因高血钙、反复肾结石、骨痛;难以治愈的胃溃疡、腹泻;莫名发生的低血糖;持续性头痛伴随视野缺损;女性出现异常泌乳或闭经等预警信号。在治疗上,原则是优先处理功能亢进或恶性的肿瘤,手术是主要手段,如切除甲状旁腺瘤、胃泌素瘤等,对于无功能且较小的肿瘤则需密切随访观察。
“MEN1虽然罕见,但早期诊断、规范化的多学科协作治疗和严格的家族管理能够显著改善预后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并有效保护整个家族。”邵挥戈主任强调,“王军病例的成功诊治,充分体现了立博体育
内分泌科在罕见病精准诊断、多学科协作及遗传病综合管理方面的实力。作为湖南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单位,我们将持续致力于罕见病的科普宣传和能力建设,推动早诊早治,为更多罕见病患者和家族带来希望。”
供稿丨内分泌科 周敏 宣传部 秦璐
一审丨内分泌科 邵挥戈
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
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
医德医风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报:
一、信息平台:立博体育|实时赛事直播与比分|权威专家分析与体育竞猜平台
二、邮寄地址:长沙市韶山南路161号立博体育
安全办,邮编:410004
三、来访接待:立博体育
安全办办公室